2015年11月21日—22日,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在昆明学院举行。有我院彭良喜等三名学生参加的我校体育舞蹈代表队,在教练员丁小芬老师的带领下,经过8个月的艰苦训练首次参加此次全国赛,夺得了普通院校组包括摩登舞团体舞和维也纳华尔兹团体舞双料冠军在内的6金5银2铜,再次书写了我校体育舞蹈项目的骄人战绩。在同学们载誉归来之际,我院团学会宣传部记者团对我院参与此次比赛的15级科学教育693班彭良喜、13级科学教育634班汪丽云、14级小学教育文1班的彭超等三名同学进行了采访。
记者:祝贺你们这次在这次全国大赛中大放异彩,特别是彭良喜同学获得了个人比赛全国第五的好成绩。对于这次获奖,你们认为可以归功于几个方面?
汪丽云:刻苦训练,每天至少4个小时的训练,所有的空余时间包括周末都用来准备这次比赛。
彭超:心态,自信、平稳的心态。只要专心跳好舞,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了。
记者:作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在这次备赛训练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
汪丽云:因为是非专业选手,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还需要承受更大的训练压力,在掌握标准化动作训练要求后,更需要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消化每一个动作,融入自己的感情,不断地突破自己。
彭良喜:因为没有底子,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对动作要领的把握经常会有表现不好的情况。时间紧,心里不免着急、担心。
记者:经历这次比赛,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汪丽云:我们这个参赛队的队员,都是因为体育课中表现出色被任课老师推荐去参加体育舞蹈队。参加这次比赛,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体育舞蹈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彭超:初衷是想锻炼自己,增强体力,觉得体育舞蹈比健身应该更适合自己。参加训练和比赛后,感觉自己的心态、气质、人际交往等很多方面都有进步。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种类似的比赛,能够多加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为优秀。
记者:认为在体育舞蹈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汪丽云:朋友和体育舞蹈。收获了很美好的友情,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加上坚持下来的体育舞蹈,也让自己在舞蹈特长方面有了很大的长进。
彭良喜: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坚持。
记者:说说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对学弟学妹们的期盼吧。
汪丽云:希望自己能够在做好本业的同时,把体育舞蹈坚持下去;希望体育舞蹈队的学弟学妹们赶上我们,超过我们;希望所有的学弟学妹们都能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
彭超:希望舞蹈不仅仅是我的业余爱好,也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实现创业的梦想;希望所有的同学和我一样“既来之,则安之”,大家都能坚持下去。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的是三张灿烂的笑脸,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在愉快的交谈中不知不觉进行了四五十分钟。不管是学长、学姐或是同级的同学,他们自然的举止、亲切的微笑感染了我们。他们认真地回答着我们每一个问题。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坚持”,他们提到最多的话就是“感谢队友与教练”。正是因为他们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和团体合作的意识才让他们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了六个一等奖(2个团体,4个单人)。他们说“在他们这支队伍中,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伤”,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希望他们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希望通过他们,让体育舞蹈精神能在教科院发扬光大!

供稿人 董晓娅 朱思洁 颜琦玉
审稿人 谭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