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专业委员会 2025 年学术年会在江苏扬州隆重开幕。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指导师、一师优秀校友、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三幼儿院科研组长,彭思怡老师凭借深耕幼教一线多年来的扎实研究与实践,其最新成果《以水载舟 同心致远:家园社协同培育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从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受邀在“园家社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分论坛作重点分享,与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话现代教育制度视域下协同育人新路径,生动展现了湖南省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

拆解幼儿习惯培养“四路径”
分享中,彭思怡老师以 “家庭、幼儿园、社会为幼儿成长之舟的三股活水” 为核心喻意,清晰拆解 “以水载舟”培育幼儿良好习惯的 四大实践路径:一是“舟行有向,理念扬帆”,通过分龄习惯培养清单、阶梯式家长指导课程、幼小衔接三方教研校准协同方向;二是“舟行共济,沟通为桨”,以预约访谈机制打通家园深度沟通渠道;三是“舟行万里,课程启航”,打造生活、学习、运动、交往四类习惯实践场域;四是“舟行明灯,评价指路”,依托 “点状 + 线性 + 面域” 评价体系护航幼儿成长,四大路径既含理念创新,更具实践温度,得到与会专家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成果构建校地协同闭环
据悉,彭思怡老师参研《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等省级课题3项,相关成果获评2024年湖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典型案例。此次分享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意义深远,既是中心 “科学育儿” 理论落地基层的鲜活验证,让高校指导资源转化为可操作的幼教实践方案,也通过一线积累的成果反哺中心研究体系,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开发提供实践素材,构建起 “高校理论 — 一线实践 — 成果反哺” 的校地协同闭环。
未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联合湖南省内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持续深化校地联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进一步转化为普惠性教育资源,为构建高质量协同育人生态注入新动能。
一审:万湘桂 二审:何向阳 三审:朱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