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是基本口粮,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为落实学校本科教育大会精神,推动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理念落地落实,全面落实课程教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深化作业设计与形成性评价的育人实效,11月25日,教育学院“聚焦‘两性一度’的课程作业与形成性评价设计”教学沙龙在特立北 208会议室顺利开展。学院全体专任教师、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及领导班子参与本次活动,围绕“作业设计如何体现两性一度”“形成性评价如何落地学生中心”“评价结果如何推动持续改进”三大核心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沙龙以“案例分享+互动研讨+专业点评”为核心流程,学前教育系、教育系、心理系、教育技术系五位教师结合课程特色,呈现了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教评探索。邓祎老师《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以课程目标为起点,以产出标准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重点,构建了“小组试教、听课评课、科学实验微课视频、在线学习”四类作业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所肩负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基的时代使命,多角度综合考查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三维度的核心素养胜任力。卢迎丽老师《教育学原理》以引导学生回归教育学经典著作阅读为主线,聚焦教育学经典核心观点,结合教育实践拆解理论逻辑,助力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继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教育反思能力,循序渐进实现知识的内化、应用与转化。熊恋老师《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课程精心设计小组专题授课和案例分析,创新性开展“生1-师-生2-生1-师-生1”间线上线下、多水平、多层次互动,教师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批阅,以多频次、累进的高质量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有高阶性的实际问题,着力体现学生能力素养培育的应用型导向。贺婧老师《发展心理学》课程作业构建“作业设计、评价落地、持续改进”三维度教评闭环。作业内容整合主流教材与学术前沿成果,通过“课堂研讨+实训报告+科普视频”等形式,培养学生具备解决个体发展心理与教育中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张玲老师《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业以学生数字作品自主设计有机撬动学生设计能力、审美能力的双向提升。作业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厚植学生的非遗文化审美与大国工匠精神,通过“个性化风格设计、案例迁移运用、审美表达落地”体现高阶性与挑战度,以“中国风传统审美+现代技术”的融合追求作品创造力。
分享环节后,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刘慧群教授针对案例共性问题提出靶向建议,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何向阳总结强调,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教学30条相关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优良的学风和教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次沙龙的案例实践,搭建了跨系交流平台,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教评细节,未来各系部要持续优化作业设计与形成性评价,共同推动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审:胡颖 二审:何向阳 三审:朱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