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促进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1月12日19:00,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联合崇劳践美社在东塘社区开展了以“情绪脸谱”为主题的活动。本次活动共组织9名志愿者参与筹备与服务,吸引了社区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踊跃参与,让初冬的社区洋溢着创意与温情的气息。
活动开始,志愿者们以两场趣味互动游戏拉开序幕,迅速点燃了现场氛围。“表情接力”游戏中,小朋友们依次模仿“蹦跳的开心”“跺脚的生气”“捂嘴的害羞”等情绪神态,夸张的动作让现场笑声此起彼伏 。原本不太熟悉的邻里孩童,在互动中渐渐卸下拘谨,活动气氛热烈而有序。 紧接着,志愿者们将心理学知识以符合儿童认知的方式融入活动中,从“我们有哪些情绪”“情绪的作用”“当我们出现了不好的情绪该怎么办”三个内容入手,引导社区儿童区分好情绪和坏情绪,并指导他们积极应对自己的情绪。
为了加深社区儿童对情绪的认识,志愿者们将心理健康科普与美育浸润融入活动全程:他们先以“情绪是什么形状”为切入点,结合传统脸谱艺术的色彩逻辑,详细讲解情绪脸谱的创作思路。接着,通过展示“弯眉笑眼的开心脸”“皱眉撇嘴的委屈脸”等示范作品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分发用具并讲解安全事项。社区儿童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从勾勒表情轮廓学起:有的孩子认真模仿示范作品,把“开心脸”的嘴角折成弯弯的弧线;有的则悄悄给“生气脸”添上两撇小胡子,惹得旁边的伙伴频频探头;有的给女孩的“开心脸”贴上了爱心形状的腮红;有的给地球的“痛苦脸”按压出深深的沟壑。志愿者们穿梭在各组之间,时而帮助小朋友创作,时而赞叹孩子们的脑洞大开,指尖的忙碌里,藏着劳动与创造的乐趣。
展示环节,孩子们捧着独一无二的情绪脸谱围站成圈,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作品后的情绪故事。志愿者们肯定了大家的创意,还引导孩子们观察彼此作品里的情绪细节,让个人小情绪在分享中成为共情的体验。此次“情绪脸谱”手工活动,既让社区儿童对“情绪”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一审:杨杨;二审:张志新;三审:朱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