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春光,博士,二级教授,电子邮箱:563650704@qq.com
2002年07月-2004年08月,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2004年)
2007年07月-2015年01月,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2008年),教授(2012年)
2015年02月-2021年05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级教授(2018年),院长(2019年)
2021年06月-2022年09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2022年10月至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二级教授(2022年),博士生导师(2024年)
承担研究生课程:《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德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培养毕业研究生32人,承担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研究。出版专著2部,参著1部;发表论文82篇,其中CSSCI论文3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0项。代表成果如下:
1.《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教师角色:从吉鲁的批判教育学中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传承与断裂:比较教育研究中“文化”意义的转变》,《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4.《批判教育学:一种反压迫的文化论述和民主教育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
5.《理性或感性?——理查德·罗蒂的人权思想论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6.《社会秩序如何可能:涂尔干论社会分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社会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7.《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8.《自传文本课程: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与课程诉求》,《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教育学》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大学学科知识的演变:知识转型的历史社会学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7期
10.《教师知识:研究趋势与建构框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教育学》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17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论学校领导研究新趋势:多元整合领导的理论架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18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重识涂尔干:不能忽视涂尔干的教育学著作——社会学思想家对涂尔干教育思想遗忘的学术史考察》,《现代大学教育》202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期转摘。
14.《欧美澳校园欺凌整合防治模式:策略与启示》,《江汉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4期转摘。
15.《从权力主体走向审美主体——论福柯晚期的思想何以走向生存美学》,《三峡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主要奖励和荣誉:
1.《修身立德 自主养成:卓越乡村教师“五位一体、六维共育”养成教育体系改革行动》,2022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主持人
2.《基于卓越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六维四阶”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
3.第四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14年)
4.著作《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获得第十五届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年)
5.《湖南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获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5)(2023年)
6.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2023年)
7.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三层次)(2019)
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湖南省中小学正高职称、高校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咨询评审专家,湖南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湖南省社科基金、自科基金评审专家。
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教育管理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全国德育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